詩經韻語今古觀
1.0 本文主旨
中國隋代之後才有韻書,探討上古音韻,只得取材於諧聲字及詩經用韻。經過幾代學者的接力研究,迄今上古韻系己有一些定論,將在本文中略加陳述。本文主旨有二:
其一,整理詩經的韻語(亦稱韻腳),約1,700字;並把它與王力<上古韻部及常用字歸部表>對照;剔除其中的重覆字後,將二種資料錄入 Exel作交叉比較。因王力<字表>只錄入常用字,故增補了詩經韻語357個 (附件1) 。又<字表>只有簡體,故增加了繁體,以便讀者對照參考(附件2)。
其二,為探討古韻
陰聲、入聲、陽聲之間的關係,以及古今如何韻變,乃把30 韻部中1,700個詩經韻語,一一加註現代聲符,標出主要元音的比重。把今古音韻並列比較觀察,以期從實驗中歸納出古韻的現代觀。
2.0上古韻母的分部
明代以後才出現以科學方法,來分析上古韻部。從顧炎武的10 部,而江永的13韻,至段玉裁的17 部,韻部逐漸細分。段氏還發現具有相同聲符的諧聲字,往往屬於同一古韻部[1]。近代學者董同龢,在江有誥21部的基礎上,分古韻為22 韻:陰聲10部,陽聲10 部,入聲2部[2]。其後黃侃、章炳麟、王力等對古韻分部,都有獨到的見解;他們又從陰聲韻中的分出入聲韻,韻部更形細分。王力晚年把古韻分為30 部,常為人所引用。至此古韻分部,算是塵埃落定。30 韻部歸類[3]:陰聲9部,陽聲10 部,入聲11部,詳如表1。
表1 – 上古30 韻部表
|
陰聲韻 -ə
u o a e i |
入聲韻 -k/-t/-p |
陽聲韻 -ng/-n/-m |
收鼻類 |
之ə |
職ək |
蒸əng |
幽əu |
覺əuk |
冬əng |
|
宵au |
藥auk |
/ |
|
侯o |
屋ok |
東ong |
|
魚a |
鐸ak |
陽ang |
|
支e |
錫ek |
耕eng |
|
收舌類 |
脂ei |
質et |
真en |
微əi |
物ət |
文ən |
|
歌ai |
月at |
元an |
|
收唇類 |
/ |
緝əp |
侵əm |
/ |
葉ap |
談am |
觀察上表,可見上古韻部的排列,具有相當完整的系統性:
1. 從橫列看,陰聲、入声、陽聲的區別,在於元音的韻尾不同,陰聲無尾,入聲收尾k/t/p,陽聲收尾 ng/n/m。
2. 從豎行看,各韻的不同在於元音的差異:ə/ əu/ au/ o/ a/ e/ ei/ əi/ ai …。同橫列的韻部,元音相同而尾音不同。
3. 依董同龢的看法,上古陰聲字也有韻尾 -g -d,以與入聲字 -k –t 對應,其後濁音 –g –d消失,才變成開口韻。但也有學者認為:倘若陰聲字附有濁塞音收尾,則上古語言全成了閉音節,這樣的言語未免太怪異了些[1],筆者同意這樣觀點。
3.0 詩經的韻式
有人統計,詩經305篇,只有周頌的7 篇沒有韻;而這7 篇都是祭祀詩。本節先談些常見的詩經押韻方式。一般言之,詩經格式是一段一章,一章中有的隔句一韻,如周南 <卷耳> 首章;有的每句均押韻,如同詩第二章 ---
周南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陽]
嗟我懷人,寘彼周行。[陽]
陟彼崔嵬, 我馬虺隤。 [微] [微]
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微] [微]
有的詩篇是二種韻式混用,如小雅<蓼莪>第六章,及小雅<節南山>首章---
小雅<蓼莪>:
南山律律,飄風弗弗。[物] [物]
民莫不穀,我獨不卒。[物]
小雅<節南山>:
節彼南山,維石岩岩。[談]
赫赫師尹,民具爾瞻。[談]
憂心如惔,不敢戲談。[談] [談]
國既卒斬,何用不監。[談] [談
同一章詩內,可以換韻,例如 小雅<鶴鳴>首章:
鶴鳴于九皋,聲聞于野。[魚]
魚潛在淵,或在于渚。 [魚]
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蘀。[鐸]
它山之石,可以為錯。 [鐸]
請注意上詩中[魚]部是陰聲,而[鐸] 部是同元音的入聲。如果依董同龢所主張的不把入聲分出,則[魚]、[鐸]可合成一個韻部。陰、入聲的分合,決定了區分韻部數(22或30)的不同。
詩經用韻還有“韻密”及齊整的特色,如鄭風<風雨>,每章換一韻,各章首二句均押韻,格律一致,如此各章可按同一樂譜歌唱。
鄭風<風雨>:
風雨淒淒,雞鳴喈喈。[脂] [脂]
既見君子,云胡不夷。[脂]
風雨瀟瀟,雞鳴膠膠。[幽][幽]
既見君子,云胡不瘳。[幽]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之][之]
既見君子,云胡不喜。[之]
詩經雖是民歌,這樣整齊的格律,可能是經過文人之手修飾的。下面一首 秦風<無衣>,也是個格律齊整的詩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幽]
王于興師、脩我戈矛,與子同仇。[幽][幽]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鐸]
王于興師、脩我矛戟,與子偕作。[鐸] [鐸]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陽]
王于興師、脩我甲兵,與子偕行。[陽][陽]
我還發現有一些詩詞,似乎是為二重唱而作,例如 周南<漢廣>,是詩人追求漢水游女而終於無望的戀歌 (附袁愈安的語譯):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 南方高樹路旁生,樹下少蔭沒行人。 [獨唱]
漢有游女,不可求思。 漢江之上有游女,要想追求不可能。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 茫茫漢水寬又寬,要想游過難上難。 [合唱]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滔滔江水長又長,過渡難靠小木船。
翹翹錯薪,言刈其楚。 叢叢雜樹多枝椏,砍那荊條趁閒暇。 [獨唱]
之子于歸,言秣其馬。 如果姑娘肯嫁我,餵飽馬兒去接她。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 茫茫漢水寬又寬,要想游過難上難。 [合唱]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滔滔江水長又長,過渡難靠小木船。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 。 叢叢野樹雜又雜,打柴選取蘆蒿打。 [獨唱]
之子于歸,言秣其駒 。 如果姑娘肯嫁我,餵飽馬駒把馬駕。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 。 茫茫漢水寬又寬,要想游過難上難。 [合唱]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滔滔江水長又長,過渡難靠小木船。
以上所謂獨唱、合唱,是我基於詩詞內容而假設的。獨唱表達了詩人對游女熱切的思慕,合唱則表示以漢水之廣,江水之永(長),你身游不到,舟也划不到,算了吧。值得注意是三章合唱的詞句完全相同,一再提醒這是首絕望的戀歌。
4.0 詩經韻語的分類
依筆者幾年前統計,詩經文本字數約32,900,字種2,850[4]。現在搜集到的韻語共計1,702,韻語分類歸部及其字表,主要參考台灣大學的一個網站,原字表分為32部,經筆者參照上古30韻部加以調整。一部分韻語,曾與詩經原文校對,而稍有增補。詩經30韻部的韻語示例,如 表2所示,全部 1702個韻語,詳見附件3。
表2 – 詩經韻語示例
陰聲韻 |
入聲韻 |
陽聲韻 |
||||||
韻部 |
字數 |
韻語例 |
韻部 |
字數 |
韻語例 |
韻部 |
字數 |
韻語例 |
之ə |
107 |
采友否母… |
職ək |
61 |
得服側革… |
蒸əng |
31 |
薨繩掤弓… |
幽əu |
127 |
鳩洲逑流… |
覺əuk |
32 |
鞫覆育毒… |
冬əng |
18 |
中宮蟲螽… |
宵au |
70 |
藻潦稍小… |
藥auk |
27 |
鑰翟爵綽 |
/ |
/ |
/ |
侯o |
48 |
蔞駒笱後… |
屋ok |
31 |
谷木角族… |
東ong |
57 |
僮公墉訟… |
魚a |
154 |
砠瘏痡吁… |
鐸ak |
59 |
莫濩綌斁… |
陽ang |
129 |
筐行岡黃… |
支e |
15 |
支觿知斯… |
錫ek |
25 |
適益謫簀… |
耕eng |
52 |
縈成丁城… |
脂ei |
71 |
萋體死薺… |
質et |
49 |
實室袺襭… |
真en |
57 |
蓁人蘋濱… |
微əi |
50 |
歸衣嵬隤… |
物ət |
38 |
物塈謂出… |
文ən |
64 |
詵振緡孫… |
歌ai |
64 |
皮紽蛇沱… |
月at |
77 |
掇蕨惙說… |
元an |
109 |
轉選雁旦… |
/ |
/ |
/ |
緝əp |
17 |
揖蟄及泣… |
侵əm |
35 |
林心三今… |
/ |
/ |
/ |
葉ap |
6 |
葉涉韘捷… |
談am |
20 |
檻菼敢岩… |
5.0 詩經韻語之現代觀
把1702個韻語,加註現代讀音,其目的在探討古今韻變,以及各韻部之間的關連體系。茲分為陽聲韻 及 陰/入聲韻 兩部分來討論。
5.1 詩經陽聲韻語分析
所謂陽聲即韻語尾音收-n –ng -m的,把陽聲韻語的現代音讀的元音,加以歸納,以百分比標出,以蒸部為例:
韻語- 薨繩掤弓夢憎升朋興陵增恒崩承懲蒸雄兢肱勝騰冰陾登馮烝膺縢乘弘贈(31字)
今音- hōng shéng bīng gōng mèng
zēng shēng péng xìng líng
zēng héng bēng chéng chéng
zhēng xióng jīng gōng shèng
téng bīng réng dēng féng
zhēng yīng téng chéng hóng
zèng
不計四聲四呼,歸納得元音:eng-26,占比84%; ong-5,占比16% 。其它各韻部比照統計,並獲得結果如次表:
表3- 陽聲韻部(573字)與現代元音對照表
韻部 |
古擬音 |
字數 |
現代元音, % |
其它 |
尾音 |
蒸 |
əng |
31 |
eng-84,ong-16 |
/ |
ng |
冬 |
əng |
18 |
ong-94 |
ang |
ng |
東 |
ong |
57 |
ong-74,eng-18 |
ang |
ng |
陽 |
ang |
129 |
ang-82,eng-19 |
ong |
ng |
耕 |
eng |
52 |
eng-89,en-8 |
ong |
ng,n |
真 |
en |
57 |
en-63, an-17 |
eng |
n,ng |
文 |
ən |
64 |
en-83, an-14 |
ei, i* |
n , i |
元 |
an |
109 |
an-100 |
/ |
n |
侵 |
əm |
35 |
en-71, an-26 |
eng |
n |
談 |
am |
20 |
an-100 |
/ |
n |
*浼(měi),旂(qí)
觀察上表可知:
1. 侵、談二部的尾音雖從 –m變為 –n,但[-n]仍是陽聲韻。
2. 除了文部有2字是陰聲外,其它571字全是陽聲。換句話說,詩經陽聲韻語,兩千五百多年以來,仍保持陽聲韻。
3. 文部兩個例外字:浼(měi)、旂(qí),雖然現代音讀是陰聲,但它們的聲符[免]、[斤]卻是陽聲,可推知這兩個諧聲字,上古亦讀陽聲。
4. 除元部的元音為100% [an] 外,各韻部的現代元音均有分化轉移。例如 蒸部,元音分為eng84%、ong16%;東、陽部,元音分為 ong、ang、eng。
5 從各部的尾音觀察,韻部 蒸、冬、東、陽、耕,上古尾音都是 –ng,前四部不變;耕部則有楨馨甡禎(zhēn
xīn shēn zhēn) 4字轉為 –n。
6. 真部上古尾音是 –n,也有4字 苓零命令(ling líng mìng ling)變為 –ng。
7. 現代有些多音字,一字同收–n、–ng 尾音,(見下文字例)。這些分歧是否是源於古韻?可否參照上古韻部的主元音,尋求正讀?例如“蘋”,古屬[真]部,主元音為-en,就可取pín捨píng,解決一字多音的困擾。
多音字 (-n /-ng) 舉例 ---
蘋pín/píng、廩bǐng/lǐn、騂xīn/xīng、磷lín/líng、繩mǐn/yìng、檳bīn/bīng、苹píng/pín、
親qīn/qìng、稟bǐn/bǐng、繩mǐn/yìng、皿mǐn/mǐng、勁jìn/jìng、梹bīn/bīng、檳bīn/bīng、
聘pìn/pìng、馨xīng/xīn …。
5.2 詩經 陰/入聲 韻語(1129)分析
把詩經 陰/入聲 韻語,加註現代音讀,並以百分比標出各部韻語的元音,如表4。
表4. 陰/入聲韻語與現代元音對照表
陰聲韻706 |
入聲韻423 |
||||||||
韻部 |
字數 |
現代元音 % |
其它 |
尾音 |
韻部 |
字數 |
現代元音,% |
其它 |
尾音 |
之ə |
107 |
i-55,ou-17,ai-12 |
ei,u,* |
i,u |
職ək |
61 |
i-41,,e-20,u-13 |
v,ei |
i.e,u |
幽əu |
127 |
ou-50,ao-43 |
u,ei |
u |
覺əuk |
32 |
u-50,v-19 |
ou,ao |
u |
宵au |
70 |
ao-100 |
/ |
u |
藥auk |
27 |
ao-48,e-19 |
o,i |
u,e |
侯o |
48 |
ou-46,v-27,u-27 |
/ |
u |
屋ok |
31 |
u-58,v-26 |
o |
u |
魚a |
154 |
u-52,,v-33 |
a,e |
u |
鐸ak |
59 |
o-39,i-25,e-22 |
u,v |
o,i,e |
支e |
15 |
i-60,ei-29 |
e |
i |
錫ek |
25 |
i-84 |
e |
i |
脂ei |
72 |
i-88 |
e,ei |
i |
質et |
49 |
i-65,e-29 |
ei |
i,e |
微əi |
50 |
ei-76,i-16 |
ai |
i |
物ət |
37 |
ei-54,u-19 |
i,ai |
i,u |
歌ai |
64 |
i-33,o-27,e-23 |
a-17 |
i,o,e |
月at |
77 |
e-34,o-17,ei-16 |
ai,a,i |
e,o,i |
|
|
|
|
|
緝 |
17 |
i-71 |
e,a |
i |
|
|
|
|
|
葉 |
6 |
e-83 |
a |
e |
*敏mǐn能 néng
由上表可知:
1. 入聲韻語的尾音(-k,-t,-p),包括:-k (職、覺、藥、屋、鐸、錫) -t (質、物、月) -p (緝、葉)等11部,己全部脫落,變成現代的開口韻。
2. 上古706個陰聲韻語,其現代讀音,除[之]部的敏mǐn、能néng之外,其它704個仍保持陰聲。可見古今音變時,陰、陽聲似乎是各自分道而行,互不混雜。
3. 把 [之] 部兩個例外的陽聲字加以說明:“敏” 的聲符[每]為陰聲,上古敏可能也是陰聲。 “能”是象形字,本義為熊,無聲旁可資判斷。但可以說上古陰聲字幾乎全轉成現代陰聲。
4. 除宵部韻語的元音[ao]完全不變外,其它陰聲字的元音都有變化,比陽聲韻的情況複雜。
5. 詩經的 陰/入 韻語 可通押。上古韻部的元音,依王力擬測,同一橫列的主元音相同,如之/職同為 [ə],宵藥同為[au],支錫同為[e]…,它們之間的通押是可想而知的。
5.3 詩韻的對轉與旁轉
就詩經的用韻言,不僅 陰、入韻 之間可通押,陰、陽韻之間亦可。例如小雅<鶴鳴> 為[魚][鐸]對轉;小雅<桑扈> 是[歌][元]對轉:
小雅<鶴鳴>首章:
鶴鳴于九皋、聲聞于野。[魚]
魚潛在淵、或在于渚。 [魚]
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蘀。[鐸]
它山之石、可以為錯。[鐸]
小雅<桑扈>第三章:
之屏之翰、百辟為憲。[元][元]
不戢不難、受福不那。[元] [歌]
請參見上文2.0節 表2,魚/鐸、歌/元 都是在同一橫列上,這種橫的通押,叫做“對轉”;另一種是縱向的合韻,叫做“旁轉”,例如小雅<采薇> 是[微][脂]旁轉;小雅<十月之交>是[蒸][真]旁轉:
小雅<采薇>第六章: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微]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微]
行道遲遲、載渴載飢。[脂][脂]
我心傷悲、莫知我哀。[微] [微]
小雅<十月之交>第三章:
㷸㷸震電、不寧不令。[真]
百川沸騰、山冢崒崩。[蒸]
高岸為谷、深谷為陵。[蒸]
哀今之人、胡憯莫懲。[蒸]
再舉 邶風<擊鼓>之例:韻語每章一換;最後二章則每兩句便換一韻。
邶風<擊鼓>:
擊鼓其鏜、踊躍用兵。陽陽
土國城漕、我獨南行。陽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冬冬
不我以歸、憂心有忡。冬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魚魚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魚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月月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幽幽
于嗟闊兮、不我活兮。月月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真真
以上例子說明了詩經(民歌)的作者,不會拘泥於何種韻式。可以說詩經“韻雖密、而實不嚴”,開啟了後代“歌行” 體 自由的押韻方式,例如李白的<將進酒>,白居易的<長恨歌> …,都是如此。
6.0 結言
1. 請參見前文表3及表4的最後一欄“尾音”,30韻部的尾音相同,或多數相同者共25部,占比83%,表示上古韻部遞變至今,同部的尾音大部分仍保持一致。
2. 數年前筆者曾做過“通用諧聲字6,400的<聲韻轉換>統計”,其方法是把諧聲字的今讀,與該字聲符的今音作比較[4],並獲得如下結果:
a. 陰聲字與陽聲字(帶n, ng尾音),彼此很少轉換。
b. 字音與聲旁尾音相同的,如[-i]、[-u]、[-n]、[-ng] …,彼此的韻轉率較高。
c. 現代15個韻母,同韻的轉換率,平均為 83%。
當時並未考量古今韻變問題,本次的實驗,證實了前次韻轉統計中a, b二項的推論。
3. 正如大家所知,上古30韻部 經中古、近代、現代各階段,均有分分合合的變化,為何筆者獨挑上古韻語與其衍生的現代元音作比較?主要原因是 古音無存,諧聲字仍在;而諧聲字 大都創自上古,成為研究上古聲韻的主要依據。
4. 觀察2.0節 表1“上古30 韻部表”,覺得它是個結構完整的上古韻系。把陰聲、入聲、陽聲韻部的位置,排列得恰如其分。該表無論從 縱向或橫向 來看,都顯示了30韻部本質的異同,乃是基於元音及韻尾的差異;而且各韻部之間的關連,整然有序,合乎邏輯。經過古今音韻學者研究推理之後,把上古韻部集結成為一個簡明的韻系表,這是典基之功,有助於後人對古韻作深層探討。
5. 詩經本是可唱的民歌,但歌譜已佚,韻語讀音古今又不同。今天我們讀詩,大概只能用普通話或方言來唸。雖然我們己經感受不到詩經詞章的音樂之美,但它在文學、語文、社會歷史研究上的價值,無法比擬,而且是多面性的。上古韻語的搜集及分部,只是詩經研究中的一小項罷了。
6. 筆者撰寫本文後的一個最大感想是,上古韻部系統的形成(表1),是自顧炎武(1613-1682)以來,眾多音韻學者、歷經350多年,接力式的研究成果。這表示任何語文研究,都有傳承性,後輩學者固不可忽視前輩的累積之功,但也要推陳出新,有所創造,逐漸的把前期成果發揚光大。
6. 筆者己在文首說明,本文意在提供一些整理過的資料,如文末各附件,俾便大家參用。對於上古音韻,筆者所知有限,疏漏之處,尚請方家不吝指正。
附註:
[1] 林慶勳 / 竺家寧 <古音學入門> p.168, 180
[2] 董同龢 <中國古音史> p.144
[3] 王力 <漢語音韻> p.166
[4]李牧 <漢字系統工程計量研究> p.110, 205
附件:
1. 王力<上古韻部常用字>增補表:這是把詩經韻語1702,與王力<上古韻部及常用字歸部表>對照後,對該<字表>的補充,共357字,依30韻部分列。詳網頁---
http://chinese.exponode.com/8_1.htm
2. 這是王力<上古韻部及常用字歸部表>的整理:以Excel 檔案列出,共30部, 4699字。原表某些字有重覆,且只有簡體。整理後增加了對照的繁體,詳網頁 ---
http://chinese.exponode.com/8_2.htm
3. 詩經分部韻語 1702字,詳網頁 --- http://chinese.exponode.com/8_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