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一繁多 字组的对译方案
1/2007
关键词:简繁非对称字组 异体 或体 累增
1.0 提要
在可见的未来,中文仍是简、繁并行。简繁之间的正确对译,是大家关注的问题。目前简繁体对译的最大困难是”简一繁多”,亦即一个简化字相当于多个繁体字。本文乃就海峡两岸规范字的对比中所得的”非对称”字组262个,加以剖析,说明就大陆规
检讨「一对多」262字 后,建议在大陆规范(GB)中先行增加 繁体字32 个。其余230字可暂定为简体的异体字,不至于影响繁简对译时的文义。(若要考量字义的精确性,这些暂定的异体字,尚须进一步研讨才可定论)。又在拟增补的32字中,易生歧义的 发/發髮、后/后後、台/台颱、干/干幹、面/面麵 5 字最需优先解决。
2.0 分析
笔者曾将大陆规范(GB)通用字7,000与台湾标准(CNS)常用字5,401及部分次常用字(1719)
1. 字形有数种而音义无别者,取一字为正体,余体若通行,则附注之,如:”才”的附体”纔”。
2 .字有多体,其义古通今异者予以并收(如:間/閒);古别今同者亦予并收(如:証/證)。
就大陆规范言,这些”非对称”字,有些字可当作异体处理;而有些字则必须分列增补,以便繁简对译时,免生歧义,或使表意更加精确。
处理异体字可用几何图形来比方,字义含盖的范围就像个圆形,如果甲乙二字互为异体,则是二个半径相等(或相若)的同心圆;如果甲字的字义含盖了乙字的字义,像个大圆内含着个小圆,就可采用甲字而舍弃乙字;如果两个圆形相交,只有部分字义(交叉处)相同,二者就不算是异体,而必须分列。另一方面,倘若二字在罕用义上有别,但常用的字义上相同,亦暂可不予增列,以免大陆规范增加太多的繁体字。
兹把此262个”简一繁多”的非对称字,照上述原则,逐字分析如下文附表,并获得结论如次。
3.0 結論
为使陆规的通用字,在繁简转译时对称,则现有的规范字(7000),擬增补如下繁体字---
蔔、衝、噹[口当]、彫、鬥、髮、彿、枴、後、薑、逕、釦、睏、裡、慄、燐、麵、糢、
1. 因归部(形符)或声符较佳,以台湾标准字取代大陆规范(GB)字者4:盤[盘]、羶[膻]、醃[腌]、簷[檐]。
3. 建议以新创的简化字取代繁体者3:鬥→[门斗]、髮→[发彡]、幹→[人干]。
4. 其它为求表意更加精确所增补的繁体字20:蔔、衝、彫、彿、枴、 後、薑、逕、睏、裡、慄、燐、糢、悽、 罈、搾、併、濛、係、霤,(参考附表说明)。
5. 就目前个人所知,最易发生歧义的是下列数字:发/發髮 (例如清朝称太平军为”髮匪”,转译后变成
6. 因为台湾标准字含有不少异体,增补后 ”简一繁多”的情况还是会存在,但其时大陆规范字对应的是台湾标准甲字或甲字的异体,繁简转译时当不致发生歧义。
7. “非对称”繁简字的解决方向是缩小二者之间的差异,如果某些通行的繁体,有其优点,则不妨容纳并行。大陆规范如此做法,台湾标准也应该一样,这样就可逐渐的缩小二者间的差距,达到简繁统合的终极目标。
8.笔者认为一旦决定把某些繁体字加入大陆规范,就
4.0 附表:非对称字(262)分析表 (蓝色表拟增补的繁体字)
“或体”指台湾教育部<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内”甲字或作乙字”的批注,以及字书 [r3] 内的说明,即一字二形;可認为是等径同心圆的异体。“累增”指增形的异体字,如採为采的累增。”异体”加注台湾规范者,专指<通用汉字标准交换码>内所注明的异体,只有6 个字。附表1,2 共262字,只建议32个字提出并加入大陆规范,其余230字目前暂认作异体;俟后讨论两岸规范字统合时,再行详细
1. 一对二字(235)- ,
庵/菴庵:庵,草庐,小寺同菴;菴另指草名,但罕用 |
摆/襬擺:摆,多用作动词, (襬已列入大陸規範) |
板/板闆:板义可含闆 |
杯/杯盃:盃或体 |
背/背揹:揹动词,但背可兼动、名词 |
表/錶表:錶名词,但表可兼动、名词 |
別/別彆:彆有委曲忍受义,但不常用 |
卜/蔔卜:分列,萝蔔为蔬菜,宜从艹 |
布/佈布:布名词,但布可兼动、名词 |
才/纔才:纔或体 |
采/采採:同为动词,採累增 |
彩/彩綵:彩义含綵[色彩,彩衣] |
铲/剷鏟:铲可兼动(剷)、名(鏟)词 |
尝/嚐嘗:嘗可兼嚐(试味)义 |
嗔/嗔瞋:怒曰嗔,与瞋通 |
吃/吃喫:喫或体 |
痴/痴癡:癡,台湾规范的异体 |
冲/衝沖:分列,衝突的衝从行,较为形象化 |
虫/虫蟲:虫义含蟲,虫另有虺(hui3)义 |
丑/丑醜:丑可兼醜义 |
出/出齣:出可兼齣义 |
锤/錘鎚:鎚或体 |
棰/箠棰:箠为棰的或体 |
唇/脣唇:脣或体 |
啖/啖啗:在吃食之义上,
啖、啗二字相通 |
当/当噹:分列,噹象声,从口为佳,简作[口当] |
荡/盪蕩:蕩含盪义(摇动,洗涤,放荡) |
堤/堤隄:隄或体 |
抵/牴抵:抵可兼牴(抵触)义 |
雕/彫雕:分列为佳,彫专指雕刻,雕专指鸟 |
吊/吊弔:吊本作弔,现指缢死及量词;弔指弔唁 |
咚/咚鼕:咚含鼕(鼓声)义 |
斗/鬥斗:分列,鬥改从[门斗] |
炖/炖燉:炖义含燉(煮) |
儿/儿兒:从简,兒不用 |
发/髮發:分列,髮改作[发彡] |
翻/翻繙:翻可兼繙义(揭开,翻译,翻覆) |
范/範范:范可兼範义 |
仿/仿倣:仿兼倣(模仿)义 |
丰/豐丰:从简,豐可不用 |
佛/彿佛:彿分列,使佛专指佛教 |
夫/伕夫:夫含伕义(力役的男子) |
复/複復:复可兼複/復义 |
杆/杆桿:从简,桿不用 |
杠/槓杠:从简,槓不用 |
个/個箇:在量词上,箇为个(個)或体 |
构/構构:从简,構不用 |
雇/僱雇:雇为僱本字 |
刮/颳刮:刮可兼颳(起风)义 |
挂/挂掛:掛为挂或体 |
拐/枴拐:拐动词,枴名词,分列 |
圭/珪圭:圭义含珪(瑞玉) |
焊/銲焊:銲通焊(焊接) |
合/盒合:盒,古字作合,专指盒子 |
哄/鬨哄:在”幺喝,哄动”上通哄;鬨有斗义,罕用 |
后/后後:後分列,使后专指后妃 |
胡/胡鬍:胡可兼鬍义 |
划/划劃:从简;划含劃原有刻划,区分之义 |
哗/譁嘩:譁或体 |
坏/坏壞:1.坏同坯,2.坏作壞簡體 |
回/迴回:回可含迴义(回旋,环绕等) |
毁/燬毀:燬,烈火也(玉篇),焚燒;毀含燬義 |
汇/彙匯:汇可兼彙义 |
获/穫獲:获可兼穫义(收割禾稼) |
饥/饑飢:从简,饑不用 |
几/幾几:从简,幾不用 |
绩/績勣:勣或体 |
迹/跡蹟:迹/蹟为跡的或体
|
家/傢家:家可含傢(傢伙)义 |
奸/姦奸:奸可兼姦义(邪恶,淫乱,狡诈) |
荐/薦荐:从简;薦,台湾规范异体 |
鉴/鑒鑑:鑑义己为鉴、镜义取代 |
姜/姜薑:分列,薑蔬类,宜从艹 |
剿/勦剿:勦或体 |
杰/杰傑:音同,杰为俗体 |
筋/觔筋:音同,在主要字义(肌腱)上亦同 |
尽/盡儘:儘累增 |
径/徑逕:逕另有直接(副词)义,宜分列 |
巨/巨鉅:鉅累增 |
卷/捲卷:捲累增 |
浚/濬浚:从简,濬不用 |
克/剋克:剋累增 |
坑/阬坑:阬或体 |
扣/扣釦:扣动词,釦名词,分列,金旁简化[钅口] |
夸/夸誇:夸可兼誇义 |
馈/餽饋:音同,在主要字义上(致赠)同 |
昆/崑昆:崑,山名,可用昆代 |
咨/諮咨:諮,累增 |
困/睏困:睏另有所指(想睡),分列 |
琅/瑯琅:琅含瑯义(琅琊,珐琅) |
狸/貍狸:从简,貍不用 |
璃/琍璃:琍异体 |
里/里裡:裡相当于裹,里/裡分列为佳 |
栗/栗慄:栗,树木;慄,身发抖;各有所指,分列 |
历/曆歷:历可兼曆/歷义 |
帘/帘簾:簾异体 |
炼/煉鍊:在冶金/修炼之义上炼通鍊 |
梁/樑梁:樑,累增,台湾规范异体 |
淋/痳淋:痳,病名,可用淋代 |
磷/燐磷:燐指燐火,磷指矿石,分列为佳 |
菱/蔆菱:蔆为菱本字 |
炉/爐鑪:鑪或体 |
卤/鹵滷:滷,累增 |
仑/侖崙:崙,山名,可用侖代 |
罗/羅儸:儸,族名,可用罗代 |
麻/痲麻:痲,病名,可用麻代 |
霉/黴霉:黴异体 |
弥/彌瀰:瀰(水满)为弥(满)的引申义 |
秘/秘祕:秘或体 |
面/麵面:分列,麵形旁麥简化[麦面] |
悯/憫愍:忧伤/怜恤,悯通愍;愍另有乱义,罕用 |
模/糢模:糢,在面食上通饃;在模糊上通模,分列 |
乃/乃迺:迺或体 |
你/妳你:分列,妳,女性用 |
捻/捻撚:捻,以指搓、捏; 說文作撚 |
念/念唸:念可兼唸義 |
娘/孃娘:孃,或体 |
啮/齧嚙:齧,同啮 |
暖/煖暖:煖通暖(温,使热) |
盘/槃盤:槃异体;盘宜复原有形声功能的繁体盤, |
彷/彷徬:彷,彷彿;在彷徨义上同徬,一字二音 |
炮/砲炮:砲或体 |
碰/踫碰:踫,异体 |
匹/疋匹:在量词(布帛,马匹)上疋通匹 |
辟/辟闢:闢,累增 |
扑/扑撲:扑为撲或体 |
仆/僕仆:从简,使仆兼仆(倒)/僕(役)义 |
朴/樸朴:从简,使朴兼朴/樸义 |
凄/淒悽:悽属于内心感觉,悽分列 |
戚/慼戚:戚可兼慼义 |
千/韆千:千可兼韆义 |
签/籤簽:在标记/竹签之义上签通籤 |
钳/拑鉗:鉗,拑(台規是次常用字) |
纤/纖縴:纤可兼纖/縴义 |
枪/鎗槍:鎗,亦作枪(或体) |
强/強彊:彊,或体 |
秋/秋鞦:秋可兼鞦义 |
球/球毬:毬,今字作球 |
曲/麴曲:曲可兼麴义 |
蜷/蜷踡:蜷可兼踡义 |
熔/熔鎔:鎔,异体 |
箬/箬篛:篛,或体 |
晒/曬晒:从简;曬,台湾规范的异体 |
膻/膻羶:以羶代膻,羶从羊,较为形象化,易记认 |
舍/舍捨:舍可兼捨义 |
沈/沈瀋:(瀋 的簡化字已列入大陸規範) |
剩/賸剩:賸,异体 |
尸/尸屍:尸含屍義 |
虱/虱蝨:蝨,字亦作虱(或体) |
湿/溼濕: 溼,或体 |
薯/藷薯:藷或体 |
朮/術朮:从简,術不用 |
松/鬆松:松可兼鬆义 |
嵩/崧嵩:崧异体 |
搜/蒐搜:蒐异体 |
酸/痠酸:酸可兼痠义 |
蓑/蓑簑:簑异体 |
牠/牠它 (牠己列入大陆规范) |
坛/罈壇:坛对应壇;罈,陶器,宜分列 |
叹/嘆歎:歎或体 |
藤/籐藤:籐异体 |
体/体體:从简,體不用 |
眺/眺覜:覜异体 |
听/聽听:听[yin3]嬉笑,罕用;[ting]聽简字 |
团/糰團:團可兼糰义 |
托/託托:托可兼託义 |
挽/挽輓:挽可兼輓义 |
喂/喂餵:喂可兼餵义 |
污/污汙:污或体 |
溪/谿溪:谿异体 |
嘻/譆嘻:譆为嘻异体(同指赞叹声,悲叹声) |
席/席蓆:蓆累增 |
咸/鹹咸:咸可兼鹹义 |
衔/銜啣:啣或体 |
弦/弦絃:絃异体 |
闲/閑閒:閒异体 |
镶/瓖鑲:瓖异体 |
向/嚮向:嚮,累增 |
筱/筱篠:集韵:筱或作篠 |
效/傚效:傚,累增 |
泄/洩泄:洩或体 |
幸/幸倖:幸含倖义(宠幸,侥幸,非分所得) |
凶/兇凶:凶可兼兇义(暴徒,狠恶) |
修/脩修:修,修养; 脩,肉脯;但不常用 |
吁/籲吁:从简,籲不用 |
須/鬚須:从简,鬚不用 |
恤/卹恤:卹,或体 |
勋/勛勳:勳,台湾规范的异体 |
熏/燻熏:燻,累增 |
腌/醃腌:常用义是盐渍食物,以醃代腌为佳 |
烟/菸煙:菸,今字作煙;烟为煙或体 |
檐/簷檐:以簷代檐,簷通行, 从竹比从木易辨异 |
岩/岩巖:岩为巖简体 |
咽/嚥咽:咽义含嚥(yan4,吞) |
焰/燄焰:燄异体 |
艳/豔艷:台湾规范艷为豔异体 |
扬/颺揚:扬含颺(飘扬)义 |
肴/餚肴:餚,累增 |
迤/迤迆:迆,异体 |
殷/殷慇:慇,累增 |
佣/佣傭:佣可兼傭义 |
涌/涌湧:涌为湧或体 |
游/遊游:游含遊义,(游之含义较广) |
郁/鬱郁:從简,鬱不用 |
欲/欲慾:慾,累增 |
御/御禦:御可兼禦义 |
愿/愿願:願异体 |
岳/嶽岳:嶽,异体 |
云/云雲:雲,累增,云兼雲義 |
咱/喒咱:喒,异体 |
赞/讚贊:讚,累增 |
脏/臟髒:脏可兼臟/髒二义 |
噪/譟噪:在喧哗,嘈杂之义上譟通噪 |
扎/紮扎:在捆扎之義上同 |
榨/榨搾:榨名词,搾动词,分列 |
沾/沾霑:霑,累增 |
占/占佔:佔,累增 |
照/照炤:照含炤(明,耀)义 |
棹/棹櫂:櫂为棹或体 |
症/癥症:”癥結”可否以”症结”取代,有待讨论 |
证/証證:在凭证,谏诤,验证上证證相通 |
致/緻致:緻,累增 |
制/制製:制可兼製义 |
志/志誌:志可兼誌义 |
钟/鐘鍾:钟可兼鐘鍾二义;但鍾是姓,分列 |
冢/冢塚:塚,累增 |
周/周週:周可兼週义 |
胄/冑胄:胄可取代冑/胄二形 |
朱/硃朱:在深红之义上硃与朱通 |
筑/築筑:築,累增 |
注/注註:注可兼註义 |
专/專耑:在”专一”之义上耑与专通;耑另有端义 |
准/準准:准可兼準义 |
溜/霤溜:霤專指簷霤,霤溜分列 |
资/貲資:貲(貲簡化字已列入大陸規範) |
佑/祐佑 |
欣 /訢欣: 欣可兼訢义 |
佩/珮佩:佩可兼珮义 |
袅/嬝裊:嬝为异体 |
埙/壎塤:壎为异体 |
苹/苹蘋:蘋二讀,ping2=苹,pin2草名,不分列 |
|
2. 一對三字以上(27)---
刨/刨鉋鑤:刨可兼动(刨)名(鉋)词; 鑤,为刨或体 |
并/并併並:并可与并/並对应,副詞;併(併吞,合併)为动词,宜另列 |
泛/氾泛汎:汎/氾或体 |
干/幹 榦干:干与干/榦对应;幹宜另列,或取幹的右旁,[人干] |
局/局侷跼:局与局/侷对应; 跼,曲身,字本作局,又有偏举一足义,但不常用。 |
蒙/濛蒙矇:蒙与蒙/矇对应;濛另列,例”濛濛细雨”比”蒙蒙细雨”更加形象化 |
升/陞升昇:同为动词;升含昇/陞義 |
苏/甦蘇穌:甦为异体; 穌义与苏同 |
系/係系繫:系可与系/繫对应;係有”关系/乃是”之义,宜另列 |
愈/瘉愈癒:愈可取代瘉义; 癒,累增 |
捆/捆綑 梱:綑通捆(绑束) |
只/隻只祇:只与只/隻对应;祇(zhi)另有”神祇”义,宜分列 |
台/檯台臺颱:台与台/臺对应; 檯累增;颱改从[风台],以免”台風”与”颱風”混淆 |
5.0 附录:台湾规范字CNS-11643概述
5.1 台灣CNS-11643 所含”標準字體”的來源
一. 1982年9月教育部公布<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共收4808字。本表主要参考师大国文研究所之
[注]:除4.0 附表所列的”或体”字外,台湾标准书册内还注明的”或体”字: 姪/侄 夠/够 墳/坟
亙/亘 憑/凭 撐/撑
據/据 擔/
担 攜/携 敘/叙
沈/沉 況/况 溫/温 澄/澂
災/灾 爐/罏 瓊/琼
疊/叠 禮/礼 繡/绣* 缽/钵* 罵/骂* 腳/脚 膽/胆
5.2 台湾规范字CNS11643的公布
一. 1986年10月行政院科委会、教育部、中央标准局等合编之<通用汉字标准交换码>CNS11643,共收编规范字13051字。乃以教育部之常用字汇(4808)、次常用字汇(6330)为根据,再由现行之主要中文系统中过滤选择使用频率较高之1907 字合编而成。异体字部分,原则上不另编码,只选择最常用的异体字:勋(勳)、梁(樑)、荐(薦)、痴(癡)、艳(豔)、晒(曬) 6个字。字形方面,概依教育部” 标准字体表”制作,逐字查考,统一点画。编码顺序,以”先笔划后部首”的方式排列。其中常用字5401部分,乃由常用字汇4808,及国小教科书之常用字587字及异体字6字合编而成。将该规范字集13051,扣除常用字5401后,所余的7650字,则为次常用字集;内含上述之次常用字标准字体6330个。
二. 1988年6月
<通用汉字标准交换码>CNS11643,增補6148罕用字,合計共 19199字;但罕用字並不予以編碼。
参考—[r1] 参见笔者网站: http://chinese.exponode.com/5_1_1.htm <两岸规范字字形的比较与分析>
[r2] 参见本文附录”台湾规范字概述”
[r3] 其它--高树藩等所编:<国民常用标准字典>,及<形音义综合大字典>等